抖音吸粉,一场关于“视觉与听觉”的博弈
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新闻媒体纷纷涌入抖音这片热土,寻求流量密码。然而,如何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,快速吸粉,却是一道难题。这让我不禁想起去年在一场行业交流会中,一位资深媒体人分享的见解:“抖音吸粉,其实是一场关于‘视觉与听觉’的博弈。”
视觉冲击:抓住眼球,先声夺人
在抖音这个以短视频为主战场平台上,视觉冲击力无疑是吸粉的第一道门槛。一个引人注目的画面,往往能在一瞬间抓住观众的注意力。这让我想起去年夏天,我在公园散步时,偶遇一位街头艺人。他身着奇装异服,头戴夸张的帽子,手持一把油纸伞,在街头表演了一段独特的舞蹈。虽然舞蹈动作并不复杂,但他那独特的造型和充满个性的表演,却吸引了众多路人围观。
那么,新闻媒体如何运用视觉元素,提升抖音账号的吸粉能力呢?
案例一:人民日报抖音号
人民日报作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之一,其抖音号在视觉设计上可谓下足了功夫。封面图采用红色为主色调,搭配简洁的文字,彰显出权威性和庄重感。在视频内容上,人民日报善于运用剪辑技巧,将新闻事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,让观众在短时间内获取关键信息。
案例二:央视新闻抖音号
央视新闻抖音号在视觉设计上同样独具匠心。其封面图采用蓝色调,给人一种清新、专业的印象。在视频内容上,央视新闻善于运用动画、特效等视觉元素,将新闻事件以生动、直观的方式展现,使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时事。
听觉魅力:情感共鸣,引发共鸣
视觉冲击力只是吸粉的第一步,要想让粉丝产生情感共鸣,听觉魅力同样不可或缺。在抖音这个平台上,声音的运用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。
案例一:新华社抖音号
新华社抖音号在声音运用上颇有心得。其视频内容中,常常加入背景音乐、旁白等元素,使新闻事件更具感染力。例如,在报道抗洪救灾时,新华社抖音号运用激昂的音乐和富有感染力的旁白,展现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、共克时艰的精神风貌。
案例二:央视新闻抖音号
央视新闻抖音号在声音运用上同样具有特色。其视频内容中,常常邀请现场目击者、专家等人员进行采访,使观众在听到真实声音的同时,也能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。
视听结合:打造个性化内容,提升粉丝粘性
在抖音这个平台上,仅仅依靠视觉或听觉的魅力是远远不够的。要想吸引并留住粉丝,新闻媒体还需打造具有个性化的内容,提升粉丝的粘性。
案例一:人民日报抖音号
人民日报抖音号在内容打造上,注重挖掘社会热点和民生话题。其视频内容既有深度,又有温度,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。例如,在报道疫情防控时,人民日报抖音号通过讲述一线医护人员的感人故事,展现了中国人民团结抗疫的精神风貌。
案例二:央视新闻抖音号
央视新闻抖音号在内容打造上,注重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。其视频内容既有新闻价值,又有娱乐性,能够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。例如,在报道国庆阅兵时,央视新闻抖音号通过现场直播和幕后花絮,让观众全面了解阅兵盛况。